返回列表

智慧教室的建设的误区和困境

日期:2021-12-09    编辑:新法教育    阅读: 1001

智慧教室的规划和建设,一般是由学校的网络中心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持的,即由技术部门为建设的主导方。技术部门在与各智慧教室的厂商沟通时,常以供给决定需求,并参考其他高校的建设方案。即厂商擅长什么,有什么新技术,都试图放入智慧教室这个新生事物中,争取做到“高大上”,并吸引其他高校模仿。但智慧教室追求的大而全,可能导致操作复杂,实用性差,其实质是没有深入研究高校教学的规律,没有与教师、学生、教学管理人员深入交流,注重智慧教室环境布局和硬件设备建设,忽视了教学需求。

智慧教室.jpg


一.智慧教室不是硬件的聚积

在智慧教室建设的热潮中,许多专业领域的厂商,以跨界或转型的方式,在智慧教室的领域发力,为学校提供了大量供选择的硬件设备。厂商有网络、智能电视或白板、平板电脑、投影、中控、标准化考场监控、一卡通、灯光控制、窗帘控制等,这些厂商在各自领域有专业性,站在自身角度理解智慧教室,其侧重点不同,设备间的协作程度有限。许多物联网设备部署在有限的智慧教室空间内,不仅抬高了造价,还使得后期管理和维护存在难度。

a4.jpg


二.智慧教室不是软件的炫技

许多智慧教室中规划了大量软件,包括大量手机端App,从视频点播或直播平台,到课率或抬头率分析,大数据分析也成为智慧教室的标配。软件来源广泛,有些与硬件结合紧密,参数设置复杂,对智慧教室的系统管理员都是挑战,对普通教师用户难度更大。许多软件使用的条件苛刻、界面纷繁、操作复杂、实用性差,多数用户浅尝辄止,看似功能大而全,实际应用效果不佳。

a2.jpg


三.智慧教室不是复杂操作的堆叠

智慧教室的功能多,操作复杂在所难免。例如,智慧教室都有录播功能,但很少有教师利用此功能制作网上视频课程,将自动录播的材料导出编辑就是难点,且自动录播的材料一般质量不高,很难直接成为合适的网上学习资源。由于缺乏培训,多数教师只能使用智慧教室的基础功能,与多媒体教室相比,可能只是屏幕、音响、灯光、桌椅、空调等设施更好,但由于操作复杂,教学模式很难有实质改变




×